科技小論文——有關砂鍋的物理原理五年級
“服務員,我們要2個砂鍋。”
“好的!馬上來。”
補習班剛下課,我和媽媽便急急忙忙地走到“砂鍋居”要了2個小砂鍋,犒勞犒勞正在嘰里咕嚕直叫的肚子。
不一會兒,服務員就端出2個冒著白氣,正在沸騰的砂鍋。我覺得很奇怪,便問媽媽:“媽媽,怎么它們都拿到我們桌上了,卻還在沸騰呢?”
媽媽笑著回答道:“這是一種物理現象,砂鍋在剛離開火爐時,那時砂鍋底的溫度還高于100℃,而砂鍋內的食物卻有100℃呢,所以它就還在沸騰。”
我半信半疑、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,決定立即回家做實驗。
我從櫥柜里拿出一個砂鍋,把水放進砂鍋里,再把它放置于火爐上燒開。然后把豬肉片、姜片、磨菇、絲瓜塊……等等倒進砂鍋內。
大約10分鐘后,火爐上的砂鍋沸騰了。我立即把它移開火爐,放到餐桌上,可砂鍋里的食物還在沸騰。兩分鐘后,砂鍋里的食物停止了沸騰。這個實驗證明了,砂鍋底離開火爐時的溫度高于100℃ ,而離開火爐后,砂鍋內的食物從鍋底吸收熱量,繼續沸騰,直到砂鍋底的溫度降為100℃為止才停止沸騰。
為了徹底弄明白砂鍋的這個現象,我翻閱了大量的書籍資料。總結出以下幾點原理:
1、砂鍋是陶土燒制而成,一般非金屬的比熱比金屬大得多,傳熱能力比金屬差得多。
2、當砂鍋在火爐上加熱時,砂鍋外層的溫度大大超過100℃,內層溫度略高于100℃,而此時的砂鍋吸收了很多熱量,儲存了很多的熱能。
3、當人們在此時把砂鍋從火爐上拿下來后,遠高于100℃的砂鍋的外層就繼續向內層傳遞熱量,使鍋內的湯水仍達到100℃,而能繼續沸騰一段時間,直至溫度下降到沸點之下。
4、滾燙的砂鍋放在濕地上容易破裂。因為砂鍋是熱的不良導體,滾燙的砂鍋放在濕地上時,砂鍋外壁迅速放熱收縮,而內壁溫度降低滿,砂鍋內外收縮不均勻,所以極易破裂。
5、砂鍋的這些物理原理令砂鍋煲湯是人們最好的選擇。因為砂鍋的性質穩定,不容易與食材起化學反應,受熱慢,受熱均勻,不容易糊鍋,使煲的湯品的口味和營養達到最佳的狀態。
通過這次小小的實驗,令我受益匪淺。使我懂得了隨時要用敏銳的眼睛去洞察世界,要把所學的知識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,去解釋生活的現象;使我感到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豐富多彩,豐盈充實;使我自己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得到加強。
用知識服務于生活,這是何等的財富?
“好的!馬上來。”
補習班剛下課,我和媽媽便急急忙忙地走到“砂鍋居”要了2個小砂鍋,犒勞犒勞正在嘰里咕嚕直叫的肚子。
不一會兒,服務員就端出2個冒著白氣,正在沸騰的砂鍋。我覺得很奇怪,便問媽媽:“媽媽,怎么它們都拿到我們桌上了,卻還在沸騰呢?”
媽媽笑著回答道:“這是一種物理現象,砂鍋在剛離開火爐時,那時砂鍋底的溫度還高于100℃,而砂鍋內的食物卻有100℃呢,所以它就還在沸騰。”
我半信半疑、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,決定立即回家做實驗。
我從櫥柜里拿出一個砂鍋,把水放進砂鍋里,再把它放置于火爐上燒開。然后把豬肉片、姜片、磨菇、絲瓜塊……等等倒進砂鍋內。
大約10分鐘后,火爐上的砂鍋沸騰了。我立即把它移開火爐,放到餐桌上,可砂鍋里的食物還在沸騰。兩分鐘后,砂鍋里的食物停止了沸騰。這個實驗證明了,砂鍋底離開火爐時的溫度高于100℃ ,而離開火爐后,砂鍋內的食物從鍋底吸收熱量,繼續沸騰,直到砂鍋底的溫度降為100℃為止才停止沸騰。
為了徹底弄明白砂鍋的這個現象,我翻閱了大量的書籍資料。總結出以下幾點原理:
1、砂鍋是陶土燒制而成,一般非金屬的比熱比金屬大得多,傳熱能力比金屬差得多。
2、當砂鍋在火爐上加熱時,砂鍋外層的溫度大大超過100℃,內層溫度略高于100℃,而此時的砂鍋吸收了很多熱量,儲存了很多的熱能。
3、當人們在此時把砂鍋從火爐上拿下來后,遠高于100℃的砂鍋的外層就繼續向內層傳遞熱量,使鍋內的湯水仍達到100℃,而能繼續沸騰一段時間,直至溫度下降到沸點之下。
4、滾燙的砂鍋放在濕地上容易破裂。因為砂鍋是熱的不良導體,滾燙的砂鍋放在濕地上時,砂鍋外壁迅速放熱收縮,而內壁溫度降低滿,砂鍋內外收縮不均勻,所以極易破裂。
5、砂鍋的這些物理原理令砂鍋煲湯是人們最好的選擇。因為砂鍋的性質穩定,不容易與食材起化學反應,受熱慢,受熱均勻,不容易糊鍋,使煲的湯品的口味和營養達到最佳的狀態。
通過這次小小的實驗,令我受益匪淺。使我懂得了隨時要用敏銳的眼睛去洞察世界,要把所學的知識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,去解釋生活的現象;使我感到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豐富多彩,豐盈充實;使我自己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得到加強。
用知識服務于生活,這是何等的財富?
1 個點評
評作文 - 評作文老師,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問我哦
贊來自:
不過你這個試驗要更具有說服力的話,應該拿儀表測測砂鍋底的溫度和鍋內食物的溫度。用數據說話。